第2章 靖乱2
永泰二年五月,对楚国特别是建邺上xia士民来说,是一个难以忘怀的月份。
权倾一时的大将军桓景忽然秘而不宣率大军八万东xia,然其五月初五抵达姑孰重镇时,等待他的不是姑孰镇军的倒戈投诚,而是镇督韦濬的项上人tou。
不知通过哪个渠dao获得大将军动向的大司农顾楷之提前两日rugong秘禀天zi,而后携天zi诏书,以wei兵名义前往姑孰镇,趁镇督韦濬不备,ba剑杀之,夺其军。
同日,顾楷之长zi、散骑常侍顾瑾由天zi密授中领军之职,而后其领忠于帝室之宿卫军一bu,先诱杀天zishen边诸nei侍、gong人(多为大将军之yan线),又以天zi之名义,召集宿卫军中大将军一系将校议事,ru席后,亦围杀之。
而后收宿卫军之兵权,发兵城中四方,捕囚大将军在朝臣中的羽翼,并遣宿卫军五千增援姑孰。
同日,除尽shen边大将军安cha的羽翼后,天zi亲发诏书,命侍中谢济为广陵相、南兖州刺史、都督江北诸军事,率京kou驻军北府兵三万人西jin姑孰会cao2。
五月初五,端午佳节,南楚十数万大军共聚姑孰,战云密布。至五月初六,京kou三万北府军亦抵达姑孰,西府和北府这两支本应用于抵御北朝侵袭的jing1锐之师,此刻却chu1在同室cao2戈的边缘。
终究,随着忠于大将军的朝臣被尽数擒来并释放送归西府(西城伯一家除外),shen上甚至还带着任职荆湘两州不同官职的官印。
而后更有天使携诏书而至,言大将军劳苦功gao云云,晋其爵为荆国公,改荆州刺史为荆州牧,其余都督江荆等七州三郡诸军事等职不变。加赐其长zi桓嘉为江陵郡公,加官征西将军、湘州刺史。
面对已早有准备的帝党和其递来的台阶,桓景终于长叹一声,收军西归,一场规模空前的nei战之危终于暂时得以消弭。
但隐患仍在。
偌大的楚国已近于分裂为二,在这个南北对峙、战乱频仍的时代,无异是极为危险的。然而,对于威权不振的萧楚皇室来说,这样的结果已经是不能更好了的。
甚至从某种程度上,天zi乃至朝廷的威权,还得到了伸张,虽然桓氏在荆湘等地的控制力jin一步增qiang,几近于裂土封国。但另一方面,桓氏在朝廷当中的铁杆被清洗一空,对建邺周围及北府军的影响力也大幅xia降,以致历经三帝三十余年,天zi第一次摆脱了几乎傀儡的局面,朝廷也第一次摆脱了桓氏对朝堂的控制。
这无异是一次辉煌的胜利。
也许,日后楚国会因为荆扬分治而给予北朝南征的机会。也许,不甘心这次受挫的桓氏还会卷土重来,但无论如何,请容许他们为暂时的胜利huan呼吧。
摆脱了长久笼罩在touding上空名为“桓氏”阴影的永泰帝兴奋异常,对此次事变应对有功的亲信忠臣自然也不吝赏赐。首功的大司农顾楷之,jin位尚书令,统揽六bu庶务,封爵临海郡公,原爵位阳羡县公由长zi顾瑾接任。
侍中谢玄继续任广陵相、南兖州刺史、都督江北诸军事不变,晋爵东兴县公。
顾瑾除继爵阳羡县公外,继续任中领军,拜冠军将军,总掌宿卫禁军。
其余还有原北府军将王彰任姑孰镇督、原散骑常侍陆和任姑孰镇监军、原丹阳尹袁真任侍中,等等,不一而论。
这些,与“深藏功与名”的顾宓来说,已然无关了。
她当然知dao前途多艰,但且容许她小小的安逸一时,享受一xia这父母亲长俱在的日zi吧。
明智如爹爹和兄长,自然不会将她的事迹大肆宣扬。除了永泰帝表兄外,再无其他人知dao一个小小少女曾经用“mei人计”gan1chu何等大事来——虽然这“mei人计”其实也是zi虚乌有的。
但不会有人知dao了。被她编排的西城伯一家已经尽数人tou落地——这大概是这场事变当中,除了那些中低层的军将、gong人外,大将军一系当中唯一惨遭屠戮的“大人wu”了。
但无论是谁,包括大将军在nei,都对此事保持缄默。显然,大家都知dao是怎么一回事。
而由此,她为前世所见所zuo的包装再无人能够戳穿了。